基于参考架构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LMM)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

2025年2月28日,国家标准GB/T 45341-2025《数字化转型管理  参考架构》(以下简称《参考架构》)正式发布工信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所依据的标准《数字化转型 成熟度模型(DLMM)》(T/AIITRE 10004-2023),作为《参考架构》的主要内容,正式发布为国家标准,这对DLMM的应用推广及以DLMM为抓手推进的各项重点工作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01 -图片


为什么先有参考架构再有成熟度模型


什么是参考架构、什么是成熟度模型。参考架构是对复杂系统的整体结构、组成部分及相关关系等的描述和顶层设计,用于在确保系统一致性和规范性基础上形成共识、加强知识沉淀、共享与迭代演进。成熟度模型是用于衡量企业(组织)在特定领域发展程度的框架,用于识别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明确改进方向以提升整体能力和绩效等,两者相辅相成。

先有参考架构再有成熟度模型,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于数字化转型这一复杂巨系统工程。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都很强,涉及到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的方方面面,如果不率先构建一套顺应数字化转型新趋势新规律新要求的参考架构,厘清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机理、主要视角、发展阶段以及相关方法等,仅是基于传统经验组合形成成熟度模型,将很难支持全面深入识别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差距,更难以系统有效引导创新发展,反而容易引入传统路径依赖,甚至南辕北辙。

DLMM是我国首个基于参考架构提出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这也是国际领先做法,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工程,也都是先研制发布参考架构,然后在参考架构基础上再研究提出评价模型或成熟度模型。这样,除了成熟度模型本身更加科学实用,可支持相关方更务实有效厘清现状差距,明确方向路径,还可进一步支持各方依据参考架构掌握规律和方法,形成更加系统深入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 02 -


DLMM的研制背景和主要内容


DLMM是继承和发扬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已有成果的新里程碑。标准研制团队十余年来一直植根需求侧(甲方),联合供给侧和第三方等相关方,在推动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工作中,形成了以标准引领大规模产业应用,实现“理论-实践-理论”螺旋式迭代的工作模式。DLMM正是这一工作模式新的里程碑,继承过去十余年积累的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工作成果,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数据要素、数字能力(新质生产力)、平台化社会化生产关系等的新趋势新规律和新要求,属于我国首创,具有较强的体系性、系统性、创新性,而且已经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应用。

DLMM是相关各方共同智慧的结晶。标准研制工作得到了工信部、国资委、国标委等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充分吸纳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工作的成果,并联合了中车、中航国际、中交建、国家能源、东方电气、中国海油、南光集团、中广核、广州供电局等30余家央企、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10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10余家优秀服务商等共同研制。

DLMM紧扣数字化转型五个主要视角构建了五位一体的五大评价域。基于参考架构给出的数字化转型主要视角,DLMM围绕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明确了发展战略、业务创新转型、新型能力、治理体系、系统性解决方案5个评价域及其对应的20个评价子域(详见图1),引导企业以价值效益为导向、业务场景为牵引、新型(数字)能力为主线、数据要素为驱动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加速转战略、转业务、转能力、转管理、转技术等五位一体协同联动和全局创新。


图片


图1: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LMM)评价域及评价子域

DLMM提出了数字化转型“五级十档”发展阶段与水平档次。基于参考架构给出了两个维度(转型广度和转型深度)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分为5个发展阶段(见图2)、10个水平档次和19种不同变化(见图3),可支持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档次的企业精准找准自身定位,并可支持企业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策划设计向更高阶段和水平档次提档进阶的路线图。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的通知》,依据DLMM推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与星级评估工作,采用标准中当前主流企业水平所对应的3档到7档,推动1星到5星的星级评估工作(见图3)。


图片


图2: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LMM)五个发展阶段


图片


图3: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LMM)十个水平档次


DLMM指明了人工智能应用成熟度提升路径。标准中沿着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过程将数字化转型划分为6个深度层次,对应四类模型,分别是信息模型、数字模型、知识模型和智能模型,模型的演进进化过程也代表了人工智能应用深度提升的过程(见图4)。


图片


图4:模型演进和人工智能应用成熟度提升路径


- 03 -


DLMM已在全国主要行业大规模推广应用


基于DLMM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和星级评估工作。2023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的通知》,采用DLMM开展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和星级评估工作,引导企业以标准为引领提升数字化转型阶段和水平。湖南、江西、江苏、陕西、山东、上海、北京、广东、辽宁、青海、广西、内蒙古等省市纷纷出台措施推进贯标工作,对不同星级贯标达标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详见表1)。截至当前,全国已有超900家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和星级评估(详见表2)。其中,一星271家,二星526家,三星108家,四星6家,覆盖电力电网、石油化工、冶金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电家居、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多个行业。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为代表的一批领航企业更是凭借数字化转型高水平高成效获得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四星级评估证书,成为转型标杆示范。


表1:地方数字化转型贯标支持政策(部分)

图片


表2: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星级评估获证情况


图片


基于DLMM的区域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工作。基于DLMM形成覆盖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包含农林渔牧、能源、制造、金融、批发零售、科研服务等)的多套行业诊断体系,依托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http://www.dlttx.com,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的诊断服务系统,累计为全国13万余家企业、31个省市(详见表3)、150多个城市、130余个细分行业提供在线诊断对标等服务,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重点企业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有力抓手。

表3:基于DLMM开展区域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情况

图片


基于DLMM的大型企业集团数字化转型诊断-规划-执行-评价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凭借较强的体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及大规模行业应用实践,DLMM在跨板块、跨层级的大型企业集团级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了突出优势。当前,已支持中国中车集团、中交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国海油和南光集团等十余家中央企业集团基于DLMM构建覆盖集团不同产业板块、不同层级的集团级数字化转型评价模型及评价体系,支持开展覆盖全集团的评估诊断对标工作,全面、深入、动态把握集团整体、各业务板块、重点下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和问题,选树打造集团转型示范标杆,系统推进集团转型规划设计-场景设计-任务设计-执行跟踪-评价考核-迭代优化等全闭环管理工作,推进全集团、全级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 04 -


DLMM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支持与其他成熟度标准协同应用


除DLMM外,当前数字化领域还存在其他成熟度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详见表4。其中,基于参考架构的DLMM聚焦转型全局,引导企业以价值效益为导向、业务场景为牵引、新型(数字)能力为主线、数据要素为驱动,体系性、系统性、创新性谋划与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聚焦生产制造,引导企业分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聚焦数据管理,引导企业持续完善数据管理组织、程序和制度,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信息技术服务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TMM)基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相关经验,聚焦数字化,引导企业围绕业务管理开展数字化相关工作。基于参考架构的DLMM覆盖转型全局,具备较强的体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能够兼收并储,与聚焦于某一方面的其他成熟度模型协同应用,相辅相成,共同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表4:数字化领域相关成熟度模型对比


图片


下一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的指导推动下,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数字化转型标准工作组(TC573/WG2)、中信联、点亮智库及各相关方将联合加大DLMM的宣贯实施和应用推广,充分发挥基于参考架构的DLMM在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蓝图设计、落地实施、考核评价、标杆选树、人才培养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十五五”谋篇布局,以标准为引领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28日,国家标准GB/T 45341-2025《数字化转型管理  参考架构》(以下简称《参考架构》)正式发布工信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所依据的标准《数字化转型 成熟度模型(DLMM)》(T/AIITRE 10004-2023),作为《参考架构》的主要内容,正式发布为国家标准,这对DLMM的应用推广及以DLMM为抓手推进的各项重点工作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01 -图片


为什么先有参考架构再有成熟度模型


什么是参考架构、什么是成熟度模型。参考架构是对复杂系统的整体结构、组成部分及相关关系等的描述和顶层设计,用于在确保系统一致性和规范性基础上形成共识、加强知识沉淀、共享与迭代演进。成熟度模型是用于衡量企业(组织)在特定领域发展程度的框架,用于识别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明确改进方向以提升整体能力和绩效等,两者相辅相成。

先有参考架构再有成熟度模型,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于数字化转型这一复杂巨系统工程。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都很强,涉及到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的方方面面,如果不率先构建一套顺应数字化转型新趋势新规律新要求的参考架构,厘清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机理、主要视角、发展阶段以及相关方法等,仅是基于传统经验组合形成成熟度模型,将很难支持全面深入识别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差距,更难以系统有效引导创新发展,反而容易引入传统路径依赖,甚至南辕北辙。

DLMM是我国首个基于参考架构提出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这也是国际领先做法,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工程,也都是先研制发布参考架构,然后在参考架构基础上再研究提出评价模型或成熟度模型。这样,除了成熟度模型本身更加科学实用,可支持相关方更务实有效厘清现状差距,明确方向路径,还可进一步支持各方依据参考架构掌握规律和方法,形成更加系统深入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 02 -


DLMM的研制背景和主要内容


DLMM是继承和发扬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已有成果的新里程碑。标准研制团队十余年来一直植根需求侧(甲方),联合供给侧和第三方等相关方,在推动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工作中,形成了以标准引领大规模产业应用,实现“理论-实践-理论”螺旋式迭代的工作模式。DLMM正是这一工作模式新的里程碑,继承过去十余年积累的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等工作成果,更重要的是融入了数据要素、数字能力(新质生产力)、平台化社会化生产关系等的新趋势新规律和新要求,属于我国首创,具有较强的体系性、系统性、创新性,而且已经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应用。

DLMM是相关各方共同智慧的结晶。标准研制工作得到了工信部、国资委、国标委等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充分吸纳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工作的成果,并联合了中车、中航国际、中交建、国家能源、东方电气、中国海油、南光集团、中广核、广州供电局等30余家央企、4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10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10余家优秀服务商等共同研制。

DLMM紧扣数字化转型五个主要视角构建了五位一体的五大评价域。基于参考架构给出的数字化转型主要视角,DLMM围绕价值体系优化、创新和重构,明确了发展战略、业务创新转型、新型能力、治理体系、系统性解决方案5个评价域及其对应的20个评价子域(详见图1),引导企业以价值效益为导向、业务场景为牵引、新型(数字)能力为主线、数据要素为驱动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加速转战略、转业务、转能力、转管理、转技术等五位一体协同联动和全局创新。


图片


图1: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LMM)评价域及评价子域

DLMM提出了数字化转型“五级十档”发展阶段与水平档次。基于参考架构给出了两个维度(转型广度和转型深度)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分为5个发展阶段(见图2)、10个水平档次和19种不同变化(见图3),可支持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档次的企业精准找准自身定位,并可支持企业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策划设计向更高阶段和水平档次提档进阶的路线图。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的通知》,依据DLMM推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与星级评估工作,采用标准中当前主流企业水平所对应的3档到7档,推动1星到5星的星级评估工作(见图3)。


图片


图2: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LMM)五个发展阶段


图片


图3: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LMM)十个水平档次


DLMM指明了人工智能应用成熟度提升路径。标准中沿着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过程将数字化转型划分为6个深度层次,对应四类模型,分别是信息模型、数字模型、知识模型和智能模型,模型的演进进化过程也代表了人工智能应用深度提升的过程(见图4)。


图片


图4:模型演进和人工智能应用成熟度提升路径


- 03 -


DLMM已在全国主要行业大规模推广应用


基于DLMM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和星级评估工作。2023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的通知》,采用DLMM开展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和星级评估工作,引导企业以标准为引领提升数字化转型阶段和水平。湖南、江西、江苏、陕西、山东、上海、北京、广东、辽宁、青海、广西、内蒙古等省市纷纷出台措施推进贯标工作,对不同星级贯标达标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详见表1)。截至当前,全国已有超900家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和星级评估(详见表2)。其中,一星271家,二星526家,三星108家,四星6家,覆盖电力电网、石油化工、冶金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电家居、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等多个行业。以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为代表的一批领航企业更是凭借数字化转型高水平高成效获得全国首批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四星级评估证书,成为转型标杆示范。


表1:地方数字化转型贯标支持政策(部分)

图片


表2: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星级评估获证情况


图片


基于DLMM的区域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工作。基于DLMM形成覆盖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包含农林渔牧、能源、制造、金融、批发零售、科研服务等)的多套行业诊断体系,依托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http://www.dlttx.com,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的诊断服务系统,累计为全国13万余家企业、31个省市(详见表3)、150多个城市、130余个细分行业提供在线诊断对标等服务,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重点企业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有力抓手。

表3:基于DLMM开展区域数字化转型诊断全覆盖情况

图片


基于DLMM的大型企业集团数字化转型诊断-规划-执行-评价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凭借较强的体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及大规模行业应用实践,DLMM在跨板块、跨层级的大型企业集团级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了突出优势。当前,已支持中国中车集团、中交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中国海油和南光集团等十余家中央企业集团基于DLMM构建覆盖集团不同产业板块、不同层级的集团级数字化转型评价模型及评价体系,支持开展覆盖全集团的评估诊断对标工作,全面、深入、动态把握集团整体、各业务板块、重点下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现状和问题,选树打造集团转型示范标杆,系统推进集团转型规划设计-场景设计-任务设计-执行跟踪-评价考核-迭代优化等全闭环管理工作,推进全集团、全级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 04 -


DLMM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支持与其他成熟度标准协同应用


除DLMM外,当前数字化领域还存在其他成熟度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详见表4。其中,基于参考架构的DLMM聚焦转型全局,引导企业以价值效益为导向、业务场景为牵引、新型(数字)能力为主线、数据要素为驱动,体系性、系统性、创新性谋划与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聚焦生产制造,引导企业分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聚焦数据管理,引导企业持续完善数据管理组织、程序和制度,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信息技术服务 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DTMM)基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相关经验,聚焦数字化,引导企业围绕业务管理开展数字化相关工作。基于参考架构的DLMM覆盖转型全局,具备较强的体系性、系统性和创新性,能够兼收并储,与聚焦于某一方面的其他成熟度模型协同应用,相辅相成,共同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表4:数字化领域相关成熟度模型对比


图片


下一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的指导推动下,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数字化转型标准工作组(TC573/WG2)、中信联、点亮智库及各相关方将联合加大DLMM的宣贯实施和应用推广,充分发挥基于参考架构的DLMM在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蓝图设计、落地实施、考核评价、标杆选树、人才培养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十五五”谋篇布局,以标准为引领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